查看原文
其他

喝酒防新冠?早阳早好?这20个热门谣言千万别信!

腾讯医典 腾讯医典 2022-12-23


1. 家里有人阳,家属应该提前吃药预防?


还是把药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药物可以预防新冠。不管是网上热卖的中成药,还是其他的一些感冒药等,都不可能通过提前用药来预防感染。反而没症状就吃药,可能带来额外风险。


(来源:网络)


2. 喝酒可以防新冠?


合理推测,是爱喝酒的人主动传播的这个消息。但可惜,这不是真的。


一定浓度的酒精可以消毒,但是喝酒没用。新冠病毒主要会感染呼吸道,而喝下的酒进入的是消化系统。


可以说,喝下去的酒精在身体中是很难接触到新冠病毒的,就算你喝再多的酒,浓度再高也无法在体内起到杀灭病毒效果。


而且酒精对人身体是有损害的,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削弱下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1]


3. 颜值高的人可以防新冠?


再合理推测一下,这一定不是感染过的人主动传播出来的。


确实有文章研究得出颜值高的人免疫力更强[2],但文中也表明不同个体存在差异。


国外还有一篇文章表明,健康和有吸引力的男性面孔并没有显示出更高的免疫力[3]。而且,两篇研究都没有提到过新冠病毒。所以这些都不能成为定论。


(来源:soogif)


4. 戴双层口罩防护力强?


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答:在这种情况下。


有学者做过研究,将单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双层的进行颗粒物过滤效率对比。发现二者几乎没有差别[4]。反倒是戴两层口罩还会影响口罩的气密性,十分不舒服,更容易让人摘下的频次变多,影响防护效果。


其实平时戴一个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而家里有阳性患者或者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可以选择戴N95口罩。防护不在数量多,而是在全程规范佩戴。


5. 抗原检测那条线越深,感染越严重?


感染严不严重,你的身体应该比抗原更清楚。


抗原检测只能用来判断阳没阳,并不能判断重不重。


(来源:soogif)


而且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来说,抗体浓度和病毒在体内的量并没有直接关系,每个人对病毒免疫应答也不同,不能根据这个单一判断。



6. 不能吃布洛芬,会加重病情?


有这种说法可能是因为2020年一些对于ACE受体的研究,有些科学家怀疑新冠病毒通过ACE受体起作用,而布洛芬也是类似机制,所以猜测布洛芬会加重新冠症状。但目前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多个专业机构均为布洛芬“正名”了。


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不会加重症状,建议在新冠感染期间使用布洛芬进行镇痛或解热治疗[5,6]


7. 混着吃药好得快?


做人还是要专一的。


目前市面上很多药品种繁多,名称各异,但其实成分是相同或相近的。比如对乙氨基酚和复方感冒颗粒一起吃,可能会导致重复用药或是超量用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急性的肝、肾损伤。得不偿失!


8. 喝越多的水越好?


喝水虽好,也不要贪杯哦。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24小时内喝水量达到3、4升以上(大约6~8瓶矿泉水的量),可能会造成水中毒。所以喝水要小口适量。正常一天喝7~8杯一次性纸杯的水就可以了[7]


(来源:soogif)


9. 喝电解质水比喝水有用?


不是字越多就越有用。


电解质水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很多人感染新冠后出现发烧出汗、腹泻、呕吐情况,电解质损失严重,这个时候可以喝一些电解质水。而正常人从食物中获得的电解质以及日常饮水就完全能满足每日身体需求。


且对于有肾脏疾病、高血压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人老年人,喝电解质水之前最好咨询医生,不要随便饮用。


10. 一发烧就吃退烧药好得快?


体温达到38.5°C需要吃退烧药。而在37.5~38.5°C时可先观察。但注意吃退烧药的目的只是为了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可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如果身体疼痛明显,很不舒服,没有必要非卡38.5℃。


如果连续三天高烧不退,吃药也没有用,要立即去医院。


(来源:soogif)



11. 二次感染会更严重?


确实可能存在二次感染的情况,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二次感染会更严重。且普遍来说,二次感染的症状会更轻一些。一项卡塔尔研究表明,二次感染导致住院或死亡的几率比初次感染低90%[8]


的确有少数人感染后变得更严重了,但每次感染跟自身免疫情况、治疗方法等都有关系,并不能通过一些个例去推断二次感染一定更严重。


12. 早阳早好,以后毒株更可怕?


新冠病毒当然是不感染最好啦!


(来源:soogif)


最好不要在这个时期感染,否则容易出现医疗资源挤兑。让真正有就医需求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救治。


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也表示,感染的时间越晚,预计感染后出现严重症状的几率越小。也就是越晚变阳,症状越轻[9]


13.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越多?


什么后遗症?不想上班不算……


(来源:soogif)


新冠后遗症的学名叫“新冠长期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头痛、注意力障碍、脱发、呼吸困难等。


有研究表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发现后遗症,而对于已经出现了后遗症的感染,注射过疫苗的人症状往往更轻,持续时间也更短[10]。所以后遗症跟感染次数关系不大,但和感染症状轻重相关。


14. 二次感染后就没有传染性了?


难道新冠病毒一回生二回熟?未免把它想得太人性化了!


只要感染就有传播的风险。传染性跟病毒数量、病毒浓度、病毒活性等因素有关。无论是第几次感染,都有传染风险。


也并不会因为无症状、症状很轻而改变传染性。反而无症状患者一般不容易被发现,传播更为隐匿,反倒是增加了传播风险。


15. 感染一次新冠管三个月?


有些太绝对了。


的确,一般来说感染后的三个月内,感染带来的免疫反应如中和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再次感染的风险较低。


但二次感染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是否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自己个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差异等,只能说三个月内二次感染的风险较低,但不能绝对保证。而且不要为了“感染过等于打了疫苗”而去主动感染。



16. 在家喷酒精能时刻杀菌消毒?


这样做病毒是杀死了,家也可能一起烧没了。


(来源:网络)


酒精可以用来喷在手上进行手消毒,或者擦拭桌面等。但绝对不可以喷洒在空气中消毒。因为空气中高浓度的酒精有起火的风险。


且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消毒并不是必要的。我们日常做好清洁更重要。


17. “阳转阴”后口红、牙刷等用品得全部换掉?


讲真,你真的舍得扔掉那些口红吗?


其实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有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在玻璃表面的存活率最高,而在100%棉织物上,奥密克戎的存活率在4小时内会大大降低,24小时后则完全检测不到活病毒。像牙刷是由塑料和尼龙线构成,也并不适合病毒存活[11]


且在感染后,人体对相应的毒株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再次接触一模一样的病毒时,身体内存在的免疫细胞可以迅速产生抗体,清除病毒。所以这些日用品不用更换。


18. 多种消毒剂一起用,杀菌效果才最好?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比如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会产生氯气,刺激并损坏呼吸道;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


19. 每天都要从里到外消毒?


不用过度消毒,我们正常居家最重要的是做好清洁+开窗通风。


如果家中有阳性病人,记得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地面每天清扫、湿拖一次,清洁为主;像阳性感染者常接触的坐便器、淋浴、门把手、水龙头等可以每天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一遍。


20. 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消毒剂过浓过淡都达不到效果。


浓度过低消毒效果不好,浓度过高刺激性和腐蚀性强,不仅会损害物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一般来讲,酒精可以选用75%浓度。84消毒液要进行稀释,一般居家使用的是500mg/L浓度的。具体配置方法可以参照《疫情期间如何居家消毒?6张图全说明白了》


21.点赞转发在看能让感染者心情好


这条典哥来证明,不是谣言。


(来源:网络)


反正你点赞、转发、在看的话,典哥心情真的有变好。记得让更多家人朋友看到,一起避开这些不靠谱的谣言!



审稿专家:姜世强

深圳南山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


参考文献

[1]Sarkar D, Jung MK, Wang HJ. Alcohol and the Immune System. Alcohol Res. 2015;37(2):153-155.

[2]Mengelkoch S, Gassen J, Prokosch ML, Boehm GW, Hill SE. More than just a pretty f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une function and perceived facial attractiveness. Proc Biol Sci. 2022 Feb 23;289(1969):20212476. doi: 10.1098/rspb.2021.2476. Epub 2022 Feb 16. PMID: 35168398; PMCID: PMC8848230.

[3]Pátková Ž, Schwambergová D, Třebická Fialová J, Třebický V, Stella D, Kleisner K, Havlíček J. Attractive and healthy-looking male faces do not show higher immunoreactivity. Sci Rep. 2022 Nov 1;12(1):18432. doi: 10.1038/s41598-022-22866-x. PMID: 36319732; PMCID: PMC9626598.

[4]卢玮.N95型口罩与医用口罩对细菌滤过能力的对比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6.

[5]COVID-19 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https://www.who.int/news-room/commentaries/detail/the-use-of-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in-patients-with-covid-19

[6].Kushner, P., McCarberg, B.H., Grange, L. et al. The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in COVID-19. npj Prim. Care Respir. Med. 32, 35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33-022-00300-z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8]Abu-Raddad LJ, Chemaitelly H, Bertollini R; National Study Group for COVID-19 Epidemiology. Severity of SARS-CoV-2 Reinfections as Compared with Primary Infections. N Engl J Med. 2021 Dec 23;385(26):2487-2489. doi: 10.1056/NEJMc2108120. Epub 2021 Nov 24. PMID: 34818474; PMCID: PMC8631440.

[9]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272985612/m13a4b600c033010bzw

[10]Outcomes among confirmed cases and a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in the LongCOVID in Scotland study,Nature Communications,2022-10-12,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3415-5

[11]Kasloff S B, Leung A, Strong J E, et al. Stability of SARS-CoV-2 on critical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1): 1-7.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